晉中是山西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,位于山西省中部,東依太行,西臨汾河,北與省會太原市毗鄰,南與長治市、臨汾市相交。是一座文化底蘊深厚,古老而活躍的現代化城市。晉中也有很多面食,而且,各個小地方的面食也有不同哦!到了各地,當地的面是一定要吃一碗的,面食雖然不稀罕,但味道卻略有差異,主要是澆頭的做法各有濃淡。到榆次、太谷,涼攔灌腸可得嘗嘗,比起太原灌腸的粘牙,那里的灌腸更顯爽利,簡單的蒜醋恰到好處地襯托著蕎麥面的清香,如果站在街頭小攤前拿根小棍扎著吃,那風味更是獨到??墒悄阒肋@些特色小吃么?下面,和天天健康飲食網一起來看看吧。
1、晉中油糕;2、油面;3、珍珠粥;4、平遙牛肉;5、榆次灌腸;6、榆次南門洞元宵;7、榆次豆腐腦;8、八碗八碟;9、平遙糊塌子;10、平遙碗托;11、靈石捏巴巴;12、平遙蘸糊糊
油糕,是以黃米(即軟黍米面)為皮,糖料或棗泥、豆沙等為餡,經油炸制而成的食品。色澤金黃,外焦里嫩,綿軟香甜,美味可口。
晉中一帶,油糕的種類很多,因制作方法不同,有云片糕、棗糕(亦稱割糕)、生炸糕之分;因所用原料不同,又有糯米糕、菜糕之稱;因“糕”與“高”諧音,為取其步步登高、吉祥富貴之意,人們往往在年節或婚喪嫁娶、孩子滿月、過生日、老人壽誕、起房蓋屋時食之,故又稱年糕、喜糕。多年來,油糕伴隨著人們送舊迎新、慶賀道喜,成為晉中人民喜愛的傳統食品。解放前,以榆次城內衙門街的“中興德”及祁縣、太谷一些老字號的油糕最為有名。
油面是太谷縣的傳統食品,狀似饅頭,經油炸制而成。外酥內軟,香甜可口。
清乾隆年間,太谷縣即有油饃、油食等油炸食品。到咸豐、同治時,西街“隆盛長”(原名“隆盛昌”)開始生產油面,專供大戶人家食用。后來“文”子字號(文元堂、文令堂、文成堂)增加原料,改進工藝,使油面更富特色。“文”字號逐漸取代“隆盛長”,成了制作、經銷油面食品的大字號作坊。
油面本為年節佳品,由于“文”字號闖出了名聲,遂成為民間常食的一種面食及饋贈親友的佳品。
珍珠粥本是壽陽民間普通的小米綠豆稀粥,因味美可口,曾得到清道光皇帝的贊賞。傳說,清道光年間某夏,兵部尚書祁雋藻回鄉省親,特地請道光皇帝起駕到家鄉壽陽的方山避暑。行至方山腳下,天色已晚,下榻之后,祁雋藻即命人用綠豆、小米熬成稀粥,奉獻圣上。道光帝一路顛簸,備受暑熱,驟然落榻于清涼之地,身上已爽快了許多,又見這黃澄澄、香氣襲人的米粥,更是喜不自勝,隨即食用,并指著綠豆問:“這晶瑩鮮綠之物,真如珍珠一般,這叫什么粥???”祁雋藻見圣上如此歡心,十分高興,順口答道:“圣上說的對,此乃壽陽有名的珍珠粥。”從此,珍珠粥美稱傳揚開來。
從《平遙縣志》看,平遙牛肉源于漢代,明代已負盛名。據傳,明代中期,平遙牛肉就聞名于世了,距今憶有三百多年產銷歷史。平遙牛肉歷史悠久,最早由何人創始,史無記載。清朝先后在平遙城內開業的興盛雷、自立成牛肉鋪享有很高聲譽。清代、民國時期,許多達官顯貴把它作為宴客的必備佳肴。本世紀30年代,平遙牛肉運銷北京、天津、西安等外省市,當時每逢秋冬之季,各地行商紛去集平遙,販運牛肉,平遙牛肉遂悲聲北國。平遙牛肉就是繼承興盛雷、自立成傳統風味而發揚光大的。平遙牛肉制作工藝獨特,色澤紅潤,綿香可口,有“肥而不膩,瘦而不柴”之特點。早在1956年,在北京全國食品博覽會上,平遙牛肉就被評為全國名產之一。1991年,獲“七五”全國星火計劃博覽會銀獎。1993年,平遙食品公司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貿易部認證為“中華老字號”企業。
榆次灌腸具有濃厚地方特色,是榆次“三寶”之一。
灌腸以蕎面制成,入口爽利而筋,味烈,素淡開胃。早先,其制作方法比較簡單:用冷水將蕎面打成糊狀,入鍋煮熟,蘸醋、蒜而食,謂之“吃糊糊”。后來,經逐步改進,將糊狀的蕎面放入小碟內,上籠蒸制。蒸制而成的灌腸,形如碗碟,大的直徑20厘米,小的直徑15厘米,色灰如瓷,呈半透明狀,不粘不連,軟而堅韌,富有彈性。佐以醋、蒜汁食之,既可冷食,也可熱炒,別有一番風味。
榆次灌腸分紅、白兩種。紅灌腸用鮮豬血與面知成;白灌腸不用豬血,故呈灰白色。
榆次歷史上以民國初期大乘寺街范慶林的灌腸最為有名。他制作的灌腸,每片先成團而后放開,不變不裂,故有“范一品”之美稱。
“三件寶”之一的元宵,在榆次歷史上負有盛名。民國初年,榆次街市,元宵經營者眾多,唯有南門洞昌盛號韓正保的元宵,因其風味獨特而最有名。民國初年,洪洞往北三百里的榆次城南門有座甕城,老百姓叫做南門洞,洞內有老店“昌盛號”,以難老泉澆灌的晉祠江米為粉制售元宵,煮熟后膨頭大、餡不化,香郁適口,盛名遠播。當地民諺有“榆次三件寶,元宵、灌腸、豆腐腦”。民間如此喜愛,因而不論是喜慶節日,還是婚禮宴席,元宵遂成了“席上???rdquo;。
榆次"三寶"之一的豆腐腦,歷數百年而不衰,至今仍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。榆次豆腐腦,奇特之處,在于"打鹵"。食時,先將一勺腦豆腐盛入碗底,澆上銅鍋里的粉條、黃豆、鹵汁,再放上火鍋里的丸子、肉片、油炸豆腐片,再滴幾滴香油,香氣四溢,尤適于冬季食用。
喬家在逢年過節時也有與平常不同的飲食,稱之為"八碗八碟",這其中八碗主要是熱菜,是指--喇嘛肉、葷燉、燒肉、甜粥、紅燒肘子、蜜閽、羊肉胡蘿卜、丸子;八碟主要是冷盤,是指--燜干肉、雞絲、瓊菜、什錦絲、龍爪菜、爆腌蛋、排骨、熏肉。喇嘛肉是類似于酥肉的肉菜,葷燉是走油的燉菜,燒肉和肘子都是醬油燒制的肉菜,蜜閽是一種甜食,什錦絲就是蔬菜絲腌豆腐等拌和在一起,龍抓菜就是石花菜,爆腌蛋就是煮熟的腌雞蛋。
把南瓜擦成絲,和面拌起(軟一點),再和輔料拌勻,鏊子熱了淋少許油,把面用小鐵勺放在熬子上,攤平(圓形),兩面烤焦即成。美味可口
是平遙由來以久的一種風味面食小吃,最早是由清代廚師董宣發明,距今已有百年的歷史。具有面質筋道、滑爽可口的特點。工藝:先用白面、溫鹽水、菜油等調和成糊狀,然后盛入五寸小碟內上籠蒸熟,晾涼后即成。吃時既可涼拌又可熱炒,一般夏天多以涼拌為主,具體辦法是將碗托切成小條,佐以醋、蒜泥、芝麻、香油等。熱炒則是以山藥絲等小菜放入鍋中與碗托同炒,熟后香氣撲鼻。這一小吃在古城大街小巷隨處可見。
捏巴巴,也叫名捏疙瘩,習慣上作為農村上午主食窩窩頭或饃饃以外的補充食品,也有作為主食食用的。熱捏巴巴蘸上調和汁食用,不僅色香味俱全,而且營養豐富,正所謂純綠色食品,對降低脂肪增強體質延年益壽大有好處。
蘸糊糊是平遙人的一種粗糧吃法,主要用高粱面做,做法也很簡單,把面攪到水里,溫火慢慢熬,并且不停地攪,一直熬成糊糊狀,可以用筷子把面糊糊夾起來,糊糊就做好了。然后往油鍋里倒上油,烹上蔥花調料辣椒面,再加水熬成湯,蘸糊糊的兩道工序就完成了。
炎炎夏日開胃美食,涼皮陜西傳統美食、茭白鱔絲江南一帶消暑神器
夏季炎熱,尤其是三伏天期間,更是熱的人心煩意亂,什么都不想干,什么都不想吃,天氣一熱就很容易沒有食欲,整個人好像也昏昏欲睡的樣子,肚子空空的也不想吃東西,這些都是夏季的常態,還有(277)人閱讀時間:2020-08-162020受歡迎的啵啵魚美食排名,煲發戶啵啵魚集麻辣鮮香嫩五味
對于喜歡餐飲行業的人來說,啵啵魚肯定是一個很熟悉的行業的,在這個行業里,無論在什么地方,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產品,為消費者帶來了不一樣的美食體驗,啵啵魚,將魚肉跟秘制湯料巧妙的(261)人閱讀時間:2020-06-25全球十大“臭”名昭著的美食 臭豆腐和榴蓮的臭只能排在倒數
首先,這是一個有味道的小文,可能會引起你的極度不適,偷笑,不過,沒關系,相信你自己,挺一下就過去了!哈哈!今天要說的是以“臭”為美的,10種美食!當然,以我這個實力吃貨的主觀意(278)人閱讀時間:2020-06-21什么是翻糖蛋糕?翻糖蛋糕價格高的原因是什么?
我們平常所接觸的蛋糕大多是奶油蛋糕、水果蛋糕,到后來的慕斯蛋糕,但是還有一種新型的蛋糕你可能不知道,當下最流行的翻糖蛋糕,這種蛋糕時尚感更強,明星們也都非常喜歡,是以后蛋糕(490)人閱讀時間:2020-06-20全國各地的特色早餐都吃什么 炒肝、煎餅果子、腸粉、疙瘩湯...
古語有云:一天之計在于晨。記得小時候在家鄉,每天早上起來都能在桌上發現媽媽買來的熱氣騰騰的一碗豆漿,旁邊有時放著兩根金黃的油條,或者是幾個白白胖胖的包子。如今出門在外,吃(447)人閱讀時間:2020-04-14青海人的“羊系列”美食 青海羊肉美食已成為青海風味名菜
羊,在青海人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“寶貝”,可謂全身是寶。羊毛和羊絨,可以用來制成毛衣,溫暖而美觀;羊皮可以制作成皮襖,讓人低于肌膚的寒冷;羊肉可謂生活中的美味佳肴,可(265)人閱讀時間:2020-04-11武漢不能錯過的6種美食 武漢熱干面是武漢地區的傳統小吃之一
武漢飲食,可謂一早一晚,過早和宵夜最為經典,有“早嘗戶部巷,夜吃吉慶街”之美談。武漢菜秉承湖北菜系風格,匯聚東西南北精華,菜品豐富多樣,又自成特色,是著名的“美食之都”。(223)人閱讀時間:2020-04-11四川阿壩州15款特色名小吃 蟲草鴨是一道四川省特色傳統名菜
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,簡稱阿壩州,是四川省的一個自治州,以少數民族為主要人口,位于四川省西北部,與青海省、甘肅省交界。全自治州以高海拔山區為主,其北部傳統上屬于安多地區,西部金(216)人閱讀時間:2020-04-10炎炎夏日開胃美食,涼皮陜西傳統美食、茭白鱔絲江南一帶消暑神器
2020受歡迎的啵啵魚美食排名,煲發戶啵啵魚集麻辣鮮香嫩五味
全球十大“臭”名昭著的美食 臭豆腐和榴蓮的臭只能排在倒數
什么是翻糖蛋糕?翻糖蛋糕價格高的原因是什么?